一、 学生基本情况:
林楚慧,2021级应用统计学1班,中共党员。2023-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。曾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和数学建模俱乐部会长。2022-2024两学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。
二、 获奖情况:
1.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(Finalist);
2.第十一届“泰迪杯”数据挖掘挑战赛全国二等奖;
3.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;
4.“高教社杯”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二等奖;
5.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广东赛区选拔赛本科生组三等奖;
6.2022(第三届)“大湾区杯”粤港澳金融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;
7.广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;
8.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“创新、创意及创业”挑战赛二等奖;
9.惠州学院“缤纷寒假,浓情暖冬”寒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;
10.惠州学院“德赛西威”奖学金。
三、座右铭:
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
四、 经验分享:
建模竞赛:
首先是赛前准备,报名前提前找好队友,建议和其他专业同学组队,队内主要分工是建模、编程和写作,分工后自己主要负责的角色可以进行专项准备;赛前模拟,如在参加美赛前可以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,这个比赛也是提交全英文作品的比赛,可以提前找到团队内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;学习优秀论文,无论参加哪个比赛,都应该参考并学习往年优秀获奖论文,可以先个人学习再团队讨论自己发现的可借鉴之处(如排版、模型、摘要写法),建模的学习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。
其次,比赛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。对题目研究完成后,团队需要合理商量时间,比如规划好前两天的任务,第三天最重要的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摘要和排版的修改。我在比赛时主要负责写作,在参加比赛前考取了计算机二级合格证,赛前根据B站清风建模视频准备了中英文论文模板,论文写作的目录和摘要是最重要的,可以让评委清楚地知道团队的解题思路。建模的工具常用的Python、R、Matlab、Lingo、Stata(建模)和Wps、Xmind(排版)。
最后,关于建模竞赛,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比赛,无论是否拿奖,它都是一种宝贵的经历,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验,更是对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。大一的同学可以如果对建模竞赛有兴趣也可以提前学习技能,大二大三的同学应该多参加建模比赛,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。
社会实践:
关于社会实践,我真的很荣幸能够在大学期间有两次机会参与其中。社会实践有寒暑期两种,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组织团队或者参与校级组织活动。我曾参与过校级组织的“双百行动”,在成功录取后会有专业的老师对大家进行相关的工作培训。实践的内容通常有非遗手工、科普和道德法律培训。其次也可以选择自己组队,团队选择合适的调研题目,制定好行程的规划时间,最重要的是保障好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安全。
通过社会实践,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,如何协调资源,以及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乐观。更重要的是,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。在实践中,我遇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问题,但通过不断尝试和反思,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建议师弟师妹们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它不仅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,更是一个锻炼自我成长的机会。
孙中山先生曾写道“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”。因此,我认为大学期间,我们应该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尽自己努力奋斗前行,终将收获一份不一样的乐趣。
图文 林楚慧
初审 丛珊
复审 陈海容
终审 林少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