纠治“舌尖歪风”!划清违规吃喝“红线”

发布者:丛珊发布时间:2025-06-29浏览次数:10

一、整治背景:从“酒杯一端”看作风建设严肃性

违规吃喝被群众称为“舌尖上的腐败”,看似一餐一饭的小事,实则是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,背后可能隐藏着权力寻租、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以来,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整治违规吃喝问题。2025年至今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规吃喝问题6483起,处理9579人,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443人。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切实敲响纪律警钟,现将违规吃喝整治相关规定及典型案例梳理如下:

二、7个方面+10种情形:这些“饭局红线”绝不能碰

(一)七大集中整治领域

1. “圈子饭局”:领导干部间违规相互吃请、搞“小圈子”,通过“饭局”搞政治攀附、权力寻租(如借干部调整之机组织 “接风宴”“送别宴”等)。

2. “虚假公函”:“一函多餐”“一餐多报”,或通过伪造公函虚列接待事项报销餐费(例:某中学校长用空白公函虚列9次接待报销1.2万元)。

3. “食堂变异”:单位内部食堂违规配备高档食材、转移接待费用,以及在食堂以公务、商务等名义公款宴请亲友,或在培训中心、驻外办事处等内部场所违规吃喝。

4. “老板买单”: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,或利用职权影响在企业内部食堂、私人会所等场所由私营企业主买单吃喝,以及接受私营企业主“送吃喝”等行为。

5. “下级投喂”:接受下级超标准、超规格接待,要求基层单位转嫁接待费用,或在基层督查、检查、考核等公务活动中未按规定交纳伙食费。

6. “隐蔽场所”:在高档小区“一桌餐”、单位培训中心等隐蔽场所违规组织或接受宴请。

7. “变异消费”:套取资金私设“小金库”吃喝,以虚假名义报销餐费,或借民俗节日违规聚餐、酒后滋事。

(二)十类明确禁止情形

违规类型

典型案例

纪律后果

公款吃喝

某国有银行陈某组织聚餐谎称自费,实则安排员工以“营销拓展费”名义公款报销 2171 元

党内严重警告处分,责令退赔费用

公函造假

靖安县某中学校长用“空白公函”“一函多餐”虚列公务接待9次,报销1.2万元

党内严重警告处分、免职,涉嫌犯罪移送司法

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

某市政协原副主席于某2013-2022年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,饮用高档酒水

开除党籍、公职,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

超标准接待

某保险公司原副总裁沈某接受下属超标准接待,情节严重

开除党籍、公职,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

隐蔽场所吃喝

某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原党委书记、总队长陈某违规收受礼金,违规出入私人会所,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问题

开除党籍、公职,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

小圈子吃请

新疆某司法厅副厅长搞“酒局圈”谋私,形成利益集团

开除党籍、公职,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

上下级拉帮结派

云南某乡党委书记组织50人公款聚餐、饮酒,造成不良影响

党内严重警告处分

吃老板/ 下级

辽宁某政协副主席违规收受礼金,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高档宴请

开除党籍、公职,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

公务活动违规吃请

浙江某村书记借考察组织聚餐,支付餐费1716 元并公款报销

党内警告处分,责令退赔费用

公款支付娱乐消费

某公司总经理徐某 2019-2020年先后22 次在KTV组织高消费娱乐,4 次在节假日前,以“餐饮费”名义公款报销22.48万元

留党察看一年、撤职处分,责令退赔费用

三、纪律提醒:三问自查守底线

1. 谁买单?老板下级要警惕,公款私用必追责;

2. 为何请?公务接待看公函,超标超范围不行;

3. 在哪吃?隐蔽场所莫涉足,小圈子宴是陷阱。

四、监督举报:筑牢作风建设防护墙

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“违规吃喝”问题开展专项督查,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、通报曝光。发现违规吃喝,请立即举报:

1. 举报电话:12388

2. 网络举报平台:www.12388.gov.cn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遵规守纪,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。”纠治违规吃喝顽瘴痼疾,才能让党员干部从酒桌饭局中解脱出来,把更多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,把更多心思放到服务群众上。


撰稿:蒲苡禾 部分来源网络

审稿:陈海容

签发:林少章